又有好久没有写博客了,一句熟悉的开场白。写博客是很多年前开始的一项工作,至今也没有完成多少篇文章,说起来确实惭愧不已,看来坚持做一件事情,并且做到持之以恒,确实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。如果您也有与我类似的困扰,请您继续向下阅读,相信今天您会有所收获。
简述
今天,我其实是要写一篇读书的读后感。这是一本什么书呢?村上春树写的《当我谈跑步时,我谈些什么》。众所周知,村上春树以写小说出名。但本书,却不是一本小说。按作者自己的话来讲,本书只是一本以跑步为中心的记录式的书,不像散文,更不是自传。此书不是教人怎么跑步,只是在叙述作者自己有关跑步的事迹和故事,从中引发了很多思考,这些思考才是我们最值得学习和领悟的。
背景介绍
本书的背景有必要说一说。村上春树是一个较为高产的作家,于此同时,他也是一个实打实的跑者。他酷爱长跑,每年都要参与一次马拉松比赛。为什么要跑步呢,按作者的话说,是为了更好的写作。这个不难理解,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软件工程师,一个纯粹的脑力劳动者,类似职业作家。在工作当中,大脑需要飞速的运转。而长跑,可以放松大脑,供给大脑更多的氧气,分泌更多的多巴胺等可以“滋润”大脑的东西。这样,就可以保持大脑的青春,为脑力劳动助力。想必村上春树对此应该深有感触。
村上春树对待跑步,不是跑跑而已。他每年都会参与一场马拉松比赛,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,他的月跑量有时候会超过300km,也就是平均一天10km。由此可见,作者不是一般普通的跑者,是资深的。而书中作者自己说:
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,只要日日坚持,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来。
那么,作者这样一个热爱跑步的人,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精神世界?他通过跑步得到了什么感悟,认识到了哪些客观认知呢?
作者的智慧
我之所以打开了这本书,是因为我对跑步也比较有兴趣。但打开它之后,我发现,我收获最大的,并不是在跑步本身,而是作者通过跑步和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获得的道理,尤其是有关人生的道理。这就使得这本书具有了更大的价值。下面我就摘下一些:
平静地对待困难
我们大部分人内心都希望过一个顺利的人生,但事实教育我们基本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。学生时期,我们就学过,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,波浪式前进。既然有进步(上升),就会碰到低谷,遇见困难。工作不顺利,领导发了火;学习计划因为别的事情无法持续坚持;下了决心要提高身体素质,结果跑了一次步就受了伤;年龄越来越大,白头发越来越多……我们该怎么办?难道人生只能这样过?然而作者教给我们一条人生哲理。他说:
我唯有将细微的判断暂且留待后日,先将眼前的东西照单全收,姑且与它一同生存下去,就好比对待天空、云朵和河流的态度。
是的。我们不如照单全收,不去判断好与坏,安静地看着一切发生,平静地看待遇到的困难,不去想不幸为什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,不去整日活在自我怀疑中。我们既然改变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,不如改变自己看待问题对待困难的心境。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想太多并且行动起来,暂时的问题终将解决,艰难的日子终将过去。如同你跑完一个让你痛苦不堪的长跑之后,独自坐在草地上,舒展开自己的双腿,解开鞋带,拧开水瓶盖畅饮的时候,必将云淡风轻。
做事全力以赴
作者村上春树,在大学毕业后,经营了一家音乐餐吧,白天供给咖啡,晚上供给餐食,定期还要举办私人音乐会。这是一个非常忙碌的工作,饭店所有的事情,都是作者和妻子完成,两人经常要忙到凌晨半夜。历经几年的时间,餐馆好不容易走上了正轨,开始渐渐有了收入,偿还了大部分的债务,作者的生计算是有了着落。就在这时,成为小说作家的梦想开始在作者的心头骚动。为了坚持写小说,作者经常在半夜忙完店里的事情之后,开始写作,一写就写到东方既白,这才不得不睡去,因为中午还要继续开店。终于作者自己无法承受这样的劳累。开店与写小说,是两件不能同时完成的任务。开店是生计,写书是梦想,如果换做你,你该怎么选择?放弃写作不忍心,放弃开店就可能没活路。大部分人可能会来个折中,把店铺交给家人来做,自己去写小说,写不好还可以继续回来开店,多好的想法。但作者却不这么想,他说:
无论做什么事,一旦去做,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,否则不得安心。将店铺随意交托给某个人,自己躲到别处去写小说,这种讨巧的事情我做不来。竭尽全力埋头苦干还是干不好,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撂开手了。然而,如果因为模棱两可、三心二意以失败告终,懊悔之情只怕久久无法拂去。
对此,我表示无法更同意。在这个方面,我还是有发言权的。大学毕业后,我找了一个专业相关的工作,制药工程师。但我并不喜欢这个工作。同学推荐我学习软件开发,我简单了解之后,就对此着了迷。但大学专业是化学,与计算机软件毫不相干,没有什么编程基础。有人给我提议,不如先边工作边学习,学成便出来找个新的软件开发的工作,学不成还能继续留在制药公司,两不耽误。但我没有这么做,因为我知道,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一个新的有着庞大知识体系的专业,基本是不可能的,梦想只会越来越远,不如拼一把。我辞去了制药工程师的工作,毕业立即失业,之后潜心学习软件开发,把自己置于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,有时候吃饭都成问题(此处省略几千字)。但这样反倒激发了我无限的动力,虽然心理压力巨大,但我还是克服了困难。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与实践,我终于找到了第一个软件开发的工作。
我想说的是,你一旦决定做什么事情,就要全力以赴。如果完成这件事是你的梦想,就不妨将自己置于无路可退的境地,这样才能激发自己无限的潜力和专注力。不要给自己留太多的选择余地,更多的选择只会分散你的注意力。因为分散了注意力导致梦想破灭的话,无论是你我还是村上春树,懊悔是久久无法挥去的,也许会成为终身的遗憾。
成为你自己
别人自有别人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,我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。
作者如是说。这句话看似简单平淡,其实蕴藏了不少含义。
首先,我们自己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,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,怎么做。不能完全效仿别人的生活做事的方式。比如,村上春树坚持跑步,成为了顶级跑者,支持了他的写作生涯,获益匪浅。如此,我们就应该像他一样的去跑步吗?我们也要每天跑10km才能达到要求吗?我觉得大可不必。我们打心底喜不喜欢跑步?有没有其他运动项目更加容易坚持?我们现在的身体状况如何,跑多少合适?所有的运动计划,我认为应该以我为主,不要总和别人对比,其他的情况也一样。如果要对比,当看到短视频上各种大神,在看看自己,便不自觉的产生自卑;如果和不如自己的相比,便会产生莫名的自满,不能继续进步。关注自己,和自己比,超越自己。
其次,自己以自己的方式活,反而更加轻松,目标性更强,不用浪费多余的感情。村上春树之前在开店的时期,其实有时候也是很关注自己的手艺和服务能否使顾客满意,自己的店能否维持下去,也有许多焦虑,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好,带来更多的回头客。后来,他发现了消除这种焦虑的办法,他说:
假如十个人当中有一个人说“这家店很好,我很中意,下次还要来”,就已经足够了。十个客人中只要有一个回头客,这家店就能维持下去。哪怕有九个人觉得不中意,也没太大关系。这么去思考便轻松多了。然而得让那“一个人”确确实实地、百分之百地中意。经营者必须拥有明确的姿态和哲学,作为自己的旗帜高高地举起,坚忍不拔地顶住狂风暴雨坚持下去。这是我从开店的亲身经历中学到的。
多么精辟的道理。自己坚持自己的风格,放弃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执念,只需要反复完善超越自己,让自己独树一帜,我相信,总会闯出一片天地,识得志趣相投的三五好友,获得一番成功。
那么,自己如果在某方面有了成功经验,比如和村上春树一样爱上了跑步,感受到了跑步的好处,要不要见人就像别人推销安利跑步呢?作者说,也大可不必。这就是又一层的含义。别人有别人的价值观,有别人自己的生活方式。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对方。而且向一个完全不喜欢运动的人推销跑步,确实有点强加于人的意思,不知道对方心中会不会奔腾一万只草泥马呢。
我的收获与感悟
看完这本书,我的确爱上了这本书。这本书围绕着跑步来说,但终究说的不只是跑步。书上说,作者村上春树,在夏威夷跑步,在日本跑步,在希腊跑步,在美国跑步,参加纽约马拉松,参加日本的铁人三项赛等等,这一路是作者用脚步丈量的一路。然而这一路上,遇到的风景,悟到的道理更加迷人。书里面的每一句话,都反映着作者独到的人生观价值观,都让我们能够体会到一个真实的而具有魅力的人格。
读着这本书,经常会读着读着就产生某些感想和感悟。读完之后,再回想,这些能够触动自己的感想感悟大抵是有点多。本想统一花时间总结一下,看着自己划了那么多的“重点”(下划线),不由得感觉任务量着实有点大。这时,之前读的一本书起了作用,那就是《认知觉醒: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》。这书里面有一个理论,我一直记忆犹新,大概就是,读一本书,记住最能触动自己的一两个地方就足够了。这个道理,让我一下子释然了很多。那下面,我就干脆,找一个最有感触的点,展开来说说吧。
人生犹如长跑
长跑在我看来,是一个开始刚看起来及其无聊,但深入进去发现非常有魅力的运动。我在学生时代,最喜欢的是足球篮球这样的运动,因为对抗,得分,让人热血沸腾;赢得一场胜利更加鼓舞人心。没错,有输有赢的比赛,才更加容易抓住人心。但参加工作之后,经过了这么多年断断续续的跑步的洗礼,我突然明白,其实人生不可能像足球这样,天天让人热血沸腾,更多的是像跑步这样平平淡淡,因为人生足够长。
其实每个人,每一天,都有很多的欲望。在自己工作的领域里获得成功,获得朋友同事的赞赏,获得完美无缺的身体,吃一顿令人垂涎的大餐,来一场内容丰富的旅行……但这么多的欲望,绝大部分是无法即时获得满足的。每当打开琳琅满目的朋友圈,众多的好朋友,不那么熟的人,从没见过的人,去了你想去的旅行目的地,吃了你想吃的大餐,入职了你梦想的公司,拿到了比你多几倍的薪资……如此,大部分人的内心难免起波澜,输赢就决定了吗?
答案否定的。因为人生足够长。只要你跑过长跑,你就知道,在跑步的过程中,你不可能在跑道上总是超越别人。如果你是个新手,大概率会被其他人轻松的超越。你的配速七八分钟一公里,跑个一两公里上气不接下气;大神们三四分钟一公里,马拉松轻松完成,我们只剩下敬仰了吗?不,我们可以继续跑下去,跑下去就会比昨天的自己优秀一些,身体也定不会辜负你的努力。人生也一样,暂时的输赢不算什么。不要掉入些许进步就骄傲自满,比不上别人就自怨自艾的陷阱。只要你还有斗志,只要你坚持,只需要不断提升自己,与时间做朋友,谁输谁赢还不一定。正所谓,做正确的事不难,难的是一直坚持做正确的事。
有人说,我们不是不能吃苦,也不是不能坚持,但人生真的太难了。如果这个时候我说,人生并不难,那我肯定是在说假话了。人生很难,这个的的确确是真的,每一个进入社会摸爬滚打的人都能够体会,不需要来一本余华的《活着》才能证明,在此就不赘述了。但就在这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”,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幸”的世界中,有的人能更加乐观,有的人则郁郁寡欢,有的人能功成名就,有的人默默无闻。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?原因可能有很多,我不敢加以妄断。但其中一点原因,我觉得是源于面对人生的态度的不同。
我们都希望人生能够顺利一些,但往往事与愿违,困难层出不穷,责任压力山大。在这个困难的人生里,为了不让自己太难过,有的人放弃了自己的理想,随波逐流,走一步算一步,我觉得这样不行,困难是随时会出现的,而且难度可能会越来越大,没有远虑必有近忧,早晚会崩溃是大概率事件。那跟生活丫死磕,每天打鸡血,紧咬后槽牙每天和生活硬刚呢?我觉得也不行,人不是铁打的,精神早晚也会有崩溃的一天。
说到提供解决办法,我觉得没有这个能力做到。但在跑步的过程中,我确实得到了一些感悟,希望能对你有帮助:
其中之一便是提升自己的认知,要认识到,人生的的确确是艰难的,就像跑步一样,短暂的过不好没有关系,要平静地去面对,不能总耿耿于怀。跑步难吗?我相信很多人会说不难,不就跑步吗?谁没跑过步?但真正跑过步的,我相信都会对跑步心存敬畏。每当跑步跑到筋疲力尽,呼吸困难,心要跳出嗓子眼了,你的潜意识告诉你要马上放弃的时候,你的意识告诉你,你才跑了一小段距离,完全没有达到目标。如果你不认为跑步很难,你肯定会懊悔不已,恨自己怎么这么弱鸡。如果你换个前提,跑步就是很难,你的内心会更容易接受自己,反正已经很努力了,再慢慢跑一会儿,就当超额完成任务了。这两种心态,我都体会过。哪种更好呢?我觉得是后者。认识到困难存在,并且将目标放低,不去追求完美,虽然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后退,但这个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,不至于自己被困难彻底打崩溃。有了这种心态,第二天我更愿意坚持跑下去,毕竟对于跑步来说,跑本身才是重点。
还有个感悟,就是专注于当下。怎么理解?我相信初始的跑者,都经历过这个阶段,就是给自己规定了跑步任务,但跑步跑步过程中由于体力不支呼吸困难总想放弃,此刻的大脑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。可能大脑会想,“今天怎么这么累!”,“我还要不要顶住?”,“配速降低了!”,“要不先走一会儿?”,“要不今天不跑了明天多跑一点?”,“早就跑过1km了,这么久了为什么还没到2km!手表怎么还不报时!”,“前面有个桥,要上大坡,我可能跑不上去了”等等等等。你别怀疑,这就是人的本能,遇到困难的时候,大脑就会飞速运转,要尽快为自己找到解决办法。如果遇上了火灾,人类的这种本能可能能救自己一命。但对于跑步这种事,想得太多,只能加剧此刻的身体的痛苦,对坚持下去没有任何益处,因为跑步任务就在那里,完成只能靠脚,而不是脑。这种感觉熟不熟悉呢?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类似的想的再多也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?你懂得。这时候,专注当下就显得尤为重要。跑步就是跑步,跑步不需要大脑过分的想事情,村上春树说,跑步就是需要你将左脚迈出去到右脚的前面,然后再将右脚迈出去到左脚的前面,循环往复。对,就是这么简单。除此之外,大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,但这些想法就和清风一样,来来去去,我们不应该在意。而村上春树的境界更高:
我跑步,只是跑着。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。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。
而相同的,我一向喜欢看《圆桌派》,其中有一期嘉宾是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。在节目中,邓亚萍被问到,在国际赛场上,甚至是奥运会决赛的赛场上,是怎么做到能心无旁骛,把自己的技术发挥到淋漓尽致的?邓亚萍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句话:
把球打到对方的台子上。
精辟的回答,深奥的回答。看似简单,我们普通人也能这么打球。但在世界大赛上,道理并无不同。你只要专注地将球打到对方的台子上,不需要太多的心理活动,进入一种心流状态,无论对方的球多么有威胁,你只要打回到对方的台子上,你就不会输,专注当下,大道至简。
类似的,人生也需要专注当下。专注当下,多一些行动,少一些想法,焦虑就少一些,人生路上就少一些干扰,目标还能更清晰,更近一些。
最后
写了这么多,洋洋洒洒好几千字,重点好像也不算突出,希望您多担待。
书的读后感我就分享到这里了。不知道看官您有没有收获。纸上得来终觉浅。我希望您也能将上文中的道理们实践起来,不管通过什么方式,我相信您会有更深的领悟。
跑如人生。热爱跑步的人,无论跑步的过程中有多痛苦,无论心里有多痛骂自己为什么要跑步,到了下一次跑步的日子,总会欣然穿上跑鞋踏上跑道,继续跑下去。人生也一样,我希望所有人的人生,无论经历了多少苦难,日子过的多么艰难,当人生终点到来的那一刻,都能欣然地想:“如果还有来生,我还想再过一回”。